保险法条文释义解读
- 保险
- 2024-01-15
-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第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保险标的已交付受让人,但尚未依法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承担保险标的毁损灭失风险的受让人,依照保险法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主张行使被保险人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保险法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仲裁解释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第十七条
法律分析:保险公司要对保险合同做充分的解释。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释义与适用】本条是关于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与保险人的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的规定。新条文第1款来源自原《保险法》第17条有关告知义务条款的第一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保险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
保险人向投保人明确提示责任、免责条款是必须做的硬任务,不能以一般文字代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第二款不利于投保人德道应该了解的责任信息。
新保险法司法解释(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第一百三十六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遵循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3、保险公司是不会倒闭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八十九条 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条文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释义》由中国保险学会及最高人民法院兼具保险法理论功底与实务经验的法律专家执笔而著,全书采用“条文主旨”、“条文释义”的体例分项对法条进行逐条解释,并对保险法立法背景、立法争议点进行重点说明。
法律分析:保险法对合同中的纠纷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当出现保险事故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立案审核,这样才能申请赔偿以及确定赔偿金额,确实保证自己在投保后获得相应地保障。
以下为对该条款理解:根据保险法17条规定,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分为一般说明义务与明确说明义务。一般说明义务的对象为格式条款,义务内容为说明;明确说明义务对象是格式条款中的免责条款,义务内容是提示及明确说明。
本文链接:http://www.amz618.com/6141.html
上一篇:证券投资宏观分析
下一篇:机动车辆保险包括哪些险种